top of page

釋迦牟尼佛(應身佛)

大乘佛教理論中佛具有的三種身:報身(受用身)、應身(變化身)、法身(自性身)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文句中視毗盧遮那佛為法身佛,盧舍那佛為報身佛,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。
應化身又名變化身、應化身、應佛、應身佛。是佛為利益眾生,而變現種種不同的化身,居住在淨土或穢土中,為未登地的菩薩眾、二乘人,及一切眾生,為使安樂而示現之種種變化之事。如佛之托胎、誕生、降魔、成道、轉法輪等,或現種種神通,或說教法,或變化其他身口意三業來利益一切有情,使眾生獲得諸利益事。
《六祖壇經 懺悔品》
何名千百億化身?若不思萬法,性本如空,一念思量,名為變化。思量惡事,化為地獄;思量善事,化為天堂;毒害,化為龍蛇;慈悲,化為菩薩;智慧,化為上界;愚癡,化為下方。自性變化甚多,迷人不能省覺,念念起惡,常行惡道,迴一念善,智慧即生,此名自性化身佛。
善知識!法身本具,念念自性自見,即是報身佛。從報身思量,即是化身佛。自悟自修自性功德,是真歸依。皮肉是色身,色身是舍宅,不言歸依也。但悟自性三身,即識自性佛。
bottom of page